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

We become what we behold-我們成為我們所見之人

這是一款遊戲時間約五分鐘的網路小遊戲,說它小是因為遊戲時間短,畫面簡單,但這簡單的遊戲卻寓義深遠,承載了對人類社會巨大無比的啟示。

遊戲連結如下: https://ncase.itch.io/wbwwb
此外也有出非官方中文版: https://douduck08.itch.io/wbwwb-zh

先提醒這款遊戲有血腥暴力等令人不安的題材,請慎入

---------------------這是防雷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款遊戲中呈現了兩種人,圓頭人與方頭人,而在這款遊戲中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: 拍照,之後你的照片會呈現在中央的電視牆上,並搭配一個標題

當你拍戴帽子的人時,標題就會寫:" Ooh!! Nice hat", 然後人們也會跟風一起戴帽子

當你拍一對圓頭人跟方頭人的情侶時,標題會下" Gross, Go Get A Room(噁心!!開房間去吧)"

當拍到一個方頭人對圓頭人大吼時,圓頭人們會開始恐懼

當拍到圓頭人對方頭人感到恐懼時,方頭人會感到不屑

兩個不同的群體開始討厭彼此,憤世嫉俗的人們彼此開始叫囂,原本寧靜的畫面開始動盪不安。



當然也不是只有衝突,也會有許多人大聲疾呼和平,提倡愛與非暴力,但卻無法獲得觀眾們的眼球。

直到突然有一個圓頭人扣下了仇恨的扳機,一場腥風血雨的衝突終於展開。鏡頭漸漸拉遠,可以看見一幕幕的殺戮就透過那小小的電腦螢幕,在你我的眼前展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評論---------------------

遊戲的一開始就揭櫫了一個最重要的觀念:We become what we behold, 辭面上的意思是: 我們相信什麼,我們就會成為什麼。人們透過各種資訊建立自己的世界觀,在這世界觀裡面我們會吸引認同這個價值的人,而這個價值具有排他性,我們無法忍受與不合於這個價值的理念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任何思想都可以迅速傳播。

曾經看過羅胖在2014年出的短片《一場血流成河的分家》,裡面提到我們所認知的大屠殺似乎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結果,包括猶太人屠殺、南京大屠殺等,背後都有政府或是黨派的操縱,但是更多的屠殺與種族清洗卻是自發性的,包括1946年的印巴衝突(死亡50萬人)、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(死亡100萬人)、1998年的印尼排華暴動(三天死亡1000人),甚至在最近(2017年)的緬甸羅興亞人在剛開始就是遇到村民大規模的屠殺與驅離後,緬甸軍方才加入並助長了種族清洗的行列,而從來沒有一個個人或團體出面為這些暴行負責。

如此大規模的死傷往往在一夜之間突然發生,代表的是一整座城市或整個地區同時陷入了殺戮的瘋狂,昨天還是和睦相處的鄰居,今天就成了殺人不眨眼的兇手,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這麼多的人們同時犯下了這麼可怕的犯行。

羅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有條邏輯線: 政治動員→意外→復仇

首先是政治動員:政客當然不會鼓勵人們去殺戮,但是政治有自己運作的邏輯,在權利移轉或是政治鬥爭裡最重要的資本就是民意支持,要快速凝聚眾人的支持就是利用「分別心」,強調「我們」之間的雷同,並誇大與「他們」的不同,這種分別心會加大族群間的齟齬與對立,在長時間的摩擦下敵對的情緒會逐漸升溫,累積成一個火藥筒,等待某個人點燃引信。在這過程中媒體是個很重要的角色,因為所有的訊息都會因為傳遞者的立場而被扭曲,這也是We become what we behold要強調的,我們會因為媒體帶有偏見的立場,而逐漸變成帶有偏見的人。我們所創造的工具,會反過來形塑我們所有人。

其次是意外:在所有屠殺的一開始都有個突發事件,就像遊戲裡開槍的圓頭紳士一樣,而真實事件中,最常用的引爆點是性侵案,其次是兇殺,兩者在司法制度穩定運行的社會下都是一般的刑事案件,但在高度對立的社會裡就會變成點燃火藥筒的引信,引爆衝突的怒火。

羅胖也提到在這種社會裡,犯罪行為都可能會被合理化。例如A族群的某個無賴欠了B族群的人的帳,他可以賴帳,因為賴帳是很有「愛國情懷」的事情,還錢反而會成為「資敵」的行為; 同理,殺對方的人,搶劫對方的店鋪,都會成為一件很有「情懷」的事情。

最後就是復仇,暴行總是冤冤相報,一旦其中一個族群的人被殺,他們就會開始復仇。從此開始,種族屠殺開始以星火燎原的速度展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灣是個移民社會,這個國家充滿了來自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域來到這裡的人們,我認為正是這種多樣性,反過來形塑我們對不同意見、不同立場的人們的包容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